2012年6月26日 星期二

胃脹氣了怎麼辦…


胃脹氣了怎麼辦呢…?
最近端午節快到了,好吃又可口的粽子一顆接著一顆…阿呀,肚子好不舒服呀,感覺有一股氣蓄積在體內無法排出。我們可以服用治療消脹氣的藥物,如
1.促進胃腸蠕動:Metoclopramide或是Mosapride,除了促進胃腸蠕動外,也有加強排氣的功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能。另外,在家時也可塗抹萬金油或薄荷油在腹部周圍,也有相同的功能。
2.解除脹氣:Kascoal它在胃腸內能藉由降低氣泡之表面張力,而使原來埋附於胃腸黏膜上之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氣泡因張力的改變,進而破裂,並易於以打嗝或排氣方式將氣體排出體外
3.益生菌:Bio-Three 它是用來改善胃腸道的菌種,具有整腸建胃的作用。
不過使用藥物來治療胃脹氣還是需要了解形成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,可以先從平常的飲食習慣改變,例如切勿狼吞虎嚥,應改由細嚼慢嚥;平日適度的運動也很重要,可以進胃腸蠕動,加強排氣的功能。假使,胃脹氣的症狀一直無法改善,強烈的影響到生活的品質,還是建議您給專業的醫生診斷,對症下藥。切勿聽其偏方,以免賠了夫人又折兵

2012年6月21日 星期四

為什麼有些藥品不能咬碎或咀嚼呢?


隨著藥品作用方式的差異、病人不同的需求及一些特殊的考量,現今,口服藥品已發展出許多不同的劑型,有些藥品須咬碎後服用,有些須先加水泡開,而有部分的藥品則不可咬碎或咀嚼,必須整粒吞服才能使藥品發揮最好的療效,而這箇中的緣由到底是什麼呢?

一般而言,制酸劑於服用時咬碎可讓藥品較快分布於胃部,以達到中和胃酸的效果,但若含有局部麻醉劑的成分則應整粒吞服,以免發生口腔有麻木感的不適情形。此外,有部份藥品劑型是不宜咬碎或咀嚼的,如發泡錠、腸溶衣劑型、持續釋放劑型、舌下錠。發泡錠應加水泡開後服用,勿直接置於口中;腸溶衣劑型則是為了避免胃酸破壞藥品,使藥品可到達腸道進行吸收、作用或避免藥品刺激胃黏膜等因素,故將藥品的成分以〝腸衣〞包裹起來,因此須整粒吞服;而持續釋放劑型則是為了延長藥效、減少服藥次數而設計的,為使藥品的成分可持續、緩慢的釋出,亦須整粒吞服;至於舌下錠,例如用來緩解急性心絞痛的硝化甘油(NitroglycerinNTG)則必須含於舌下直到完全溶解,若咬碎或吞服,則可能因為無法快速發揮療效而危及生命。然而,除了劑型的因素外,還有許多原因使得藥品不適宜咬碎或咀嚼,例如容易將口腔或牙齒染色、味道苦或不佳、對口腔黏膜刺激性大……等。

由於,目前口服藥品種類繁多,而且不容易由外觀辨識出來,因此,建議民眾領完藥品後,應詳閱藥袋上的使用說明,如果,仍無法確定藥品的使用方式,可隨時諮詢藥師,當藥師告訴您某個藥不宜咬碎或咀嚼時,請依照指示服用,以免造成治療失敗或醫療浪費,甚至可能因為藥品瞬間釋出過多劑量,而引發副作用或毒性。

2012年6月19日 星期二

新聞藥筆記-腸病毒來勢洶洶,大人小孩勤洗手!



疾管局今天公佈新增五例腸病毒重症個案,截至目前為止,今年累計達七十例。疾管局提醒,目前腸病毒疫情仍屬高峰期,家長千萬不可掉以輕心,家中孩童如果出現腸病毒重症前兆,應儘速就醫,掌握治療黃金期。

新聞資料來源:yahoo新聞

[小編筆記簿]
    「哇!寶寶好可愛,來,給我抱抱!」當心,腸病毒可能就在這不自覺的小動作中,從你的手上或身體,傳染給你家的寶貝!
腸病毒是一群病毒的總稱,主要經由腸胃道(糞-口、水或食物污染)或呼吸道(飛沫、咳嗽或打噴嚏)傳染,台灣地處亞熱帶,全年皆有感染病例傳出,但以炎夏至初秋(每年的五月至九月)為流行高峰期。平均潛伏期為35天,病毒可經由腸道持續地釋出,感染後大多數沒有症狀,有些則只有輕微發燒或類似一般感冒,但少數會出現如手足口病(hand-foot-mouth disease)、泡疹性咽峽炎(herpangina)、無菌性腦膜炎、病毒性腦炎等症狀。
若感染腸病毒,演變成重症的病程發展極為快速,通常只有短短數小時的黃金治療時間,故一旦小朋友出現嗜睡、意識不清、活力不佳、手腳無力、肌抽躍(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)、持續嘔吐、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徵,請立即就醫。
勤於正確洗手、保持良好個人衛生習慣,減少被傳染的機會是預防腸病毒的基本方法,流行期間儘量避免出入公共場所,如感染請在家休息,不要到校上課以避免傳染給其他人,另一方面,玩具因接觸口嘴,容易成為幼兒間傳染的媒介,若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,應設法與其他幼兒隔離,減少接觸,以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。 

想進一步瞭解腸病毒防治資訊嗎?請上疾管局網站


2012年6月18日 星期一

新聞藥筆記-打玻尿酸顧膝蓋,甘有效?


近年來醫界流行將玻尿酸直接注入病變的膝關節內,來治療退化性膝關節炎,不過瑞士伯恩大學研究人員十一日表示,注射玻尿酸對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並沒有什麼幫助,療效微乎其微。研究報告發表在最新一期《內科醫學年報》,參與試驗研究的退化性膝關節炎病患,被隨機分派成注射玻尿酸、給予安慰劑或不給予藥物治療等三組,經過約四個月的追蹤時間,結果發現注射玻尿酸組關節疼痛程度有些微減輕,但其效果「不具臨床意義」,有部分施打玻尿酸的病人在治療後不久,出現膝蓋灼熱、疼痛和短期腫脹的副作用。

 
[小編筆記簿]
        玻尿酸(Hyaluronic acid)為一種具有黏性的大分子多醣體,存在於關節囊內襯的滑液膜中,吸收震動,潤滑軟骨,有關節潤滑油之稱。上了年紀的老年人,關節中玻尿酸的濃度與黏性隨之降低,上下樓梯或走路走久了,關節常感到疼痛不已,嚴重退化的結果,往往造成行走困難,關節變形等情況。把玻尿酸直接打入關節中,補充缺少的玻尿酸,就像是汽車引擎更換機油,可以改善關節退化的不適,目前這種關節內注射玻尿酸的治療方式,已經美國FDA核准用於治療膝關節炎,國內也有嚴格的健保給付規定。
        某些走路痛到受不了的老年人,以為打玻尿酸就是幫關節「進補」,一看診就要求自費打玻尿酸,就算價格高昂也在所不惜,其實玻尿酸僅能緩解關節磨損引起的疼痛感,如果軟骨磨損,或關節本身已經退化變形,光靠施打玻尿酸,反而會延誤了疾病治療先機,此外,這種治療方式更非所有的關節炎都適用,少數病人使用後的確有局部關節腫脹、過敏、疼痛變嚴重等的副作用產生。提醒大家,玻尿酸並非萬靈丹,如果您的關節開始不聽話,請先就診專業醫師,說清楚您的症狀,讓醫師評估,對症下藥,才能藥到病除!

2012年6月13日 星期三

不是說吃藥會傷胃嗎,醫生怎麼不開胃藥給我呢?

        一般人的迷思,都覺得吃藥會傷胃,所以都會要求醫生開立胃藥來一起搭著吃,這樣比較不會造成胃部不舒服。但是這樣的觀念現在要改一改了,因為只要我們服用藥物的習慣是正確的,造成胃部不舒服的情形,會改善很多,例如我們遵守藥袋上的指示,看是飯後或是隨餐服用,如果是一般胃部健康的病人,就只要是飯後或是隨餐服用,這樣就不會造成因為吃藥而導致腸胃不舒服的情形。
        還有另一個更值得我們去注意的就是,不是每個藥品都可以跟胃藥一起服用,像有部分的抗生素就不適合和胃藥一起服用,一但並用反而會降低藥品的療效,反而無法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。
        所以我們在看醫生或是在藥局買藥的時候,可以先詢問醫生或是藥師,這藥品會不會造成胃部不適的情形,也要說明自己是不是有胃部相關的疾病,這樣才是正確的用藥習慣。

2012年6月11日 星期一

吃了感冒藥為什麼會想睡覺?

        當我們受到流感病毒的侵襲,會出現頭痛、發燒、流鼻水、喉嚨痛、咳嗽與有痰等症狀。而用來治療流感的藥物,就是針對以上這些症狀來進行治療。其中,被用來治療呼吸道過敏、流鼻水等症狀的藥品,主要成分為抗組織胺類的藥物。此類藥物在使用的過程中,因為具有鎮靜的效果,因此,可能會讓我們有想睡覺(嗜睡)的情形發生。目前新一代的抗組織胺藥品,嗜睡的副作用較低,但根據每個人的體質不同,對藥物的敏感性不同,仍有可能會發生頭昏想睡的情況。
        因此,建議當我們治醫療院所接受診治時,記得提醒醫師是否需要執行高專注力的工作,或是有需要參加考試等。服用此類抗組織胺藥品,也建議不要開車,或操作機械,以免注意力不集中而受傷。如有相關用藥問題,也歡迎隨時向藥師做諮詢。